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
首页研究站概况学术带头人研究团队研究平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新闻动态科普教育
研究团队
 傅声雷教授课题组 
 韩士杰教授课题组 
 万师强教授课题组 
 丁建清教授课题组 
 徐明教授课题组 
 丁圣彦教授课题组 
 
丁建清教授课题组
当前位置

时玉

时间:[2021-11-24]  来源:

一、个人简历

时玉,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151-20213月,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20213月,入选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进入生物互作与生态安全实验室工作。2021年获得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项目1项,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协同创新工作项目1项以及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在Microbiom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专业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Emailyshi@henu.edu.cn

手机:18761856785

二、工作经历

20213-至今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黄河学者特聘教授

20206-2021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51-2020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三、教育背景

20119-20151 中国科学院大学 环境科学 博士 导师:褚海燕

20089-20116 河南工业大学 微生物学 硕士 导师:吴兴泉

20049-20086 南阳师范学院 生物工程 学士

四、主要研究方向

1)农业土壤微生物时空演变及其生态功能

2)地上昆虫-土壤微生物互作与小麦生长的耦合机制

(3)入侵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及其时空演变机制

五、主持的重要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北平原麦田微生物群落构建与交互作用的时空演变(项目编号:42077053),主持,2021.01-2024.1258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项目编号:41701298),主持,2018.01-2020.1226万元。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耕地地力影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的机制与调控课题四土壤退化对农业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影响机制子课题土壤退化对农业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影响机制(项目编号:2017YFD0233604),子课题主持,2017.07-2020.1250万元

4)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项目:重点区域生态系统土壤与植物测试分析研究(项目编号:Y941220000),主持,2019.07-2019.12 40万元。

5)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协同创新工作项目:土壤物证中微生物群落相似性比对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6XTCX02),主持, 2016.12-2017.12. 10万元。

6)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藏地区极端特色微生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项目编号:2015FY110100),骨干,2015.05-2019.04125万元。

六、代表性论著

1Shi Y, Li YT, Yang T, Chu HY* (2021). Threshold effects of soil pH on microbial co-occurrence structure in acidic and alkaline arable land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00:149592.

2Shi Y, Delgado-Baquerizo M, Li YT, Yang YF, Zhu Y-G*, Peñuelas J, and Chu, H* (2020). Abundance of kinless hubs within soil microbial network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 functional potential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42, 105869.

3Shi Y, Li YT, Xiang XJ, Sun RB, Yang T, He D, Zhang KP, Ni YY, Zhu Y-G, Adams JM, Chu HY* (2018). Spatial scale affects the relative role of stochasticity versus determinism in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wheat fields across the North China Plain. Microbiome, 6:27.

4Chu HY*, Sun HB, Tripathi BM, Adams JM, Huang R, Zhang YJ, Shi Y*.2016. Bacterial community dissimilarity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soils equals horizontal differences over several kilometers in the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8: 1523-1533.

5Shi Y, Grogan P, Sun HB, Xiong JB, Yang YF, Zhou JZ, Chu HY* (2015) Multi-scale variability analysis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distance in shaping Arctic soil microbial functional communities.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86:126-134.


上一条:丁建清

下一条:田宝良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